想要开花店?助你事半功倍,打造美丽花礼!

花材养护——环境控制

鲜切花作为花店经营的核心商品,包括调整温度、湿度、通风、光照、营养液水质等环境控制,检查花朵、叶片、剪根等保证充分吸水的日常养护,直接影响商品价值与客户体验。不同花材的养护要点存在差异,这就要求花艺师需要因材施教。

大多数鲜切花,适合的生长环境:温度8到16℃,湿度55%到65%,远离空调等温控设备,避免直吹,非密闭空间的中等循环风,有散射光的阴凉处。当然,也有比较特别的花材。比如,菊花也能适应低温环境,日照也可以大于6小时。帝王花、小手球湿度需要80%以上。温度达到20℃时,多数鲜切花开放速度会加快2-3倍。湿度大于90%的高湿环境,容易放生花心霉变、茎部腐烂。花材如果从低温直接移至高温环境,容易导致花瓣萎蔫或叶片卷曲。

鲜切花衰败的内因,主要源于水分失衡、呼吸跃变和营养消耗三大生理机制;另外,温度、湿度、通风、日照、营养液水质等外因影响也相当明显。所以,鲜切花的日常养护需兼顾换水、修剪及环境三个维度。

鲜切花会持续蒸腾失水。而茎部切口极易感染细菌,容易形成气栓,造成导管堵塞,导致"失水大于吸水"的状态。尤其在温度高于25℃的高温、湿度低于30%的低湿、强风直吹、阳光直射环境下,会加快水分蒸发,未及时正确补水的花材,会快速脱水引发花瓣萎蔫,花期可能缩短至3到5天‌。

比如康乃馨、满天星、‌香豌豆、月季、唐菖蒲、风铃草、金鱼草、‌蝴蝶兰,存在呼吸跃变的敏感品种花材,跃变期会产生大量乙烯,这是促使花瓣脱落和花色衰败的主要原因。温度低于8℃的低温环境下,可抑制乙烯的生成,延缓花材衰败。但是温度低于4℃时,容易冻伤花材。‌‌

花材储存的糖分等营养物质持续消耗,当能量不足时,花朵会失去支撑力并出现垂头现象。

科学换水,就是维持花材生理机制的有力保证。应遵循"勤换浅水"原则。基本保证一日一换,水浑即换。使用玻璃或PP材质容器。营养液中,保鲜剂浓度在1%。除特殊花材如睡莲需维持高水位至离花头一指距离,水位一般控制在10至15公分即可,一般不超过花茎长度的1/3,水质要清澈没有污染。换水时,需彻底清洁容器内壁生物膜黏液,剔除浸水叶片及腐烂花瓣,避免水质污染;除特殊花材如马蹄莲需平剪茎干防卷边,大多采用45°斜剪剪除1至2cm茎段,直至露出白色或鲜嫩绿色的截面,木本花材可追加十字切口并去除茎秆中堵塞的纤维,以增大吸水面积并保持导管畅通。剪除花茎后,立即将切口浸入营养液中,避免形成气泡栓塞花茎导管。对于绣球等易脱水品种,换水后,可用湿纸巾包裹花头或者花头套遮光袋等方法辅助补水。‌

科学养护能有效保持花材最佳观赏状态,花期可延长5至7天,损耗率从30%以上降至10%以下,更容易使客户满意,形成良好的品牌口碑,直接提升利润空间;同时,标准化操作,可降低员工培训成本,提高工作效率。

点赞(0)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返回
顶部